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
编号:13398794
常被误诊的一种眩晕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3日 医药卫生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爱宽

    眩晕在门诊很常见,是临床疾病诊疗的难题之一,多发于中老年并有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称BPPV)占所有眩晕症的20%,并且在耳源性眩晕中高达50%,此病虽为耳鼻喉科疾病,但常首诊于神经内科,且多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性眩晕而延误治疗时机。临床接诊的患者经过反复治疗无效或收效甚微而耗资逾万者并不少见。鉴于病因、发病机制较复杂,笔者现从诊治及预后作一简述,以期减少该病的误诊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该病50%~70%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

    BPPV于1921年被首次报道,此后有很多类似的报道。BPPV的发病率为每年107/10万,平均年龄54岁(11~84岁),女性比男性多见。

    诊断:BPPV的诊断完全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测试阳性结果。因后者需要较深的专业知识,现只对前者作一讲述。BPPV的典型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在1分钟内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鉴别诊断:BPPV需与多种周围性和中枢性眩晕相鉴别,掌握BPPV的临床特征和Dix-Hallpike测试、注意了解相应的病史则不难鉴别。约1/3的患者并不主动诉说有体位诱发的表现,故没有发作诉说也不能排除BPPV的可能。

    治疗及预后:BPPV的治疗以管石复位治疗为主,有效率为71%~92%。该病预后良好。每年约有10%~15%的复发率,对管石复位治疗的反应仍好。少数患者可以自行缓解,原因可能是内迷路淋巴液中钙含量减少,使含钙的耳石逐渐融化。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当有“起床时突然头晕、恶心”,或“整理物品时突然觉得天旋地转”等感觉时,要考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可能,发病时就诊,手法复位效果尤为显著。,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误诊